朋友從小跟父親很疏遠,長大之後來往愈來愈少
供養父親 對她來說,只是一個責任
但她不得不承認,年近八旬的父親,活得愈來愈快活。
但她不得不承認,年近八旬的父親,活得愈來愈快活。
尤其 在一場大病之後,
老人家死去活來,更覺得每天都是賺回來 的。
他用着兒女們給的生活費,
數目不大但夠用,很滿足了 ,
所以整天樂呵呵「享受餘生」。
⋯⋯
這便令我想起另外一位朋友的父親,
年輕時創業有成,
名利 雙收,也年近八旬了,但愈活愈不開心。
他的兒子告訴我,
他的兒子告訴我,
說父親年紀愈大,疑心愈重,
對人對事的 防範之心逐年增加,
好像人們都在趁他年紀大腦筋不靈的時 候來佔他便宜。
那自然是沒有的事,
但精明一世的老人家卻 因此糊塗,
兒女家人欲勸無從,只能看着他很辛苦過日子。
人便是這樣矛盾了
可見真正的富足,是在心靈上的
心靈 知足,人就輕鬆;
反之,
家財萬貫,心靈不足,
人放不下想 不開,日子也就不會好過。
年近八旬的老人家如是,
年輕人也這樣,
因此有的人活得愉 快,
有的人活得辛苦。
人們常說
「比上不足,比下有餘」
其實不用上一句,
不去 想「比上不足」,
只想「比下有餘」,
人的日子,會更好過 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