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2月28日 星期一

人生之最

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,人生最大的失敗是自大

人生最大的欺騙是自欺,人生最大的錯誤是自棄

人生最大的罪過是自卑,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嫉妒

人生最大的破產是絕望,人生最大的債務是人情

人生最大的可憐是依賴,人生最大的缺欠是悲智

人生最大的欣慰是布施,人生最大的禮物是寬恕

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健康,人生最大的佩服是自強

勝負又如何?

舍衛國東園的鹿子母講堂外,有一株參天古樹,樹頂圓如傘蓋,佛陀正在樹下打坐。這時有一年位年約半百的婆羅門,名叫婆羅豆婆遮,來到佛陀座前,不由分說的亂罵亂叫.禪定中的佛陀絲毫不予理會。
過了一會兒,佛陀從禪定中下座,開始經行,婆羅豆婆遮就跟在佛陀的背後繼續謾罵著,佛陀還是不理睬他。經行完畢,佛陀坐在一顆大樹下休息,婆羅豆婆遮衝到佛陀面前說:「佛陀!你認輸了吧!」

佛陀平靜地說:「雙方鬥爭,勝了只有增加彼此的仇恨,輸的一方則寢食難安,這又何苦呢?何不把勝負都拋開,安穩自在的過一生呢?」

佛陀慈悲包容的心胸以及充滿睿智的法語,終於令婆羅豆婆遮自慚形穢,落荒逃。

把握每一天

有二位年輕人從鄉下來到城市,歷經奮鬥, 終於賺了很多錢,後來年紀大了,就決定回鄉下安享晚年,在他們回鄉的小徑上, 碰到了一位白衣老者, 這位老者手上拿著一面銅鑼,在那裡等他們。
他們問老先生:「你在這做什麼?」

老先生說:「我是專門幫人敲最後一聲銅鑼的人,你們兩個都只剩下三天的生命,到第三天黃昏的時候,我會拿著銅鑼到你家的門外敲,你們一聽到鑼聲,生命就結束了。」
講完後,這個老人就消失不見了。這兩人聽完後就楞住了,好不容易在城市輕辛苦了那麼多年,賺了這麼多錢,要回來享福,結果卻只剩下三天好活。
兩人各自回家後,第一個有錢人從此不吃不喝,每天都愁眉不展,細數他的財產。心想:「怎麼辦?只剩三天可活!」他就這樣垂頭喪氣,面如死灰,什麼事也不做,只記得那個老人要來敲銅鑼聲。他一直等,一直等到第三天的黃昏,整個人已如洩了氣的皮球。終於那個老人來了,拿著銅鑼站在他的門外,〔鏘〕的敲了一聲。他一聽到鑼聲,就立刻倒了下去,死了。
為什麼呢?因為,他一直在等這一聲,等到了,也就死了!另外一個有錢人心想:「太可惜了,賺那麼多錢,只剩下三天可活,我從小就離家,從沒為家鄉做過什麼,我應該把這些錢拿出來, 分給家鄉所有苦難和需要幫助的人。」
於是,他把所有的錢分給窮苦的人,又鋪路又造橋,光是處理這些就讓他忙得不得了,根本忘記三天以後的銅鑼聲。好不容易到了第三天,才把所有的財產都散光了,村民們非常感謝他,於是就請了鑼鼓陣,歌仔戲,布袋戲到他家門口來慶祝,場面非常熱鬧,舞龍舞獅,又放鞭炮,又放煙火.到了第三天黃昏,老人依約出現,在他家門外敲銅鑼.

老人〔鏘!鏘!鏘〕地敲了好幾聲銅鑼,可是大夥全都沒聽到,老人再怎麼敲也沒用,只好走了。這個有錢人過了好多天才想起老人要來敲鑼的事,還正納悶:「怎麼老人失約了?」
當一個人處於絕望的時候,若能展現積極樂觀的一面,承擔眼前的一刻,不必擔心以後的事情,就不必怕哪一天銅鑼會響,也不必特別去聽那一聲銅鑼的聲音。絕望將不再是絕望,卻反而可能是另一個轉機呢!

挫折,是年輕人最好的禮物 (二)

經國先生曾說:
「失意時需要忍,得意時需要淡。」

「挫折,是年輕人最好的禮物!」

人只有在遭遇挫折

被他人百般刁難、岐視、嘲諷時,才能「打醒自己」

讓自己被「當頭棒喝」而驚醒過來!

這豈不是一生中最珍貴的禮物?

如果現在的挫折,能帶給你未來幸福,請忍受它。

如果現在的快樂,會帶給你未來不幸,請拋棄它。

「生命中的每個挫折、每個傷痛、每個打擊,都有它的意義。』

請好好的珍惜,好好享受吧!

心中的傷痕

唸高中時,班上有位調皮的男生,
成績普通,並不傑出?
一天,物理老師發下一艱深的試題,要同學當家庭作業,
隔天上課時,每個同學幾乎都答不出來,
可是,卻只有那調皮的陳同學解出來了!
「陳某某,你老實說,這作業是不是你哥哥幫你做的?
我知道你哥哥的物理很厲害。去年我教過他」老師問。
「是我自己做的啊!老師,你怎麼可以誣賴我?」
「少來,你少騙我啦!不是自己寫的,幹嘛那麼不要臉,硬是說是自己寫的?」
物理老師站在台上嘲諷的說:
「哎呀!你少丟臉了啦!你的程度我很了解,你不用騙我啦!」
當時,我轉過頭,看到小陳低著頭,抿著嘴,眼光閃著淚水,
他沒有再回嘴,只是一直低著頭,假裝看著書,
而他的眼淚,也一顆顆的滴在課本上。
聯考放榜後,爭氣的他,考上台大物理系,
畢業,當兵退伍後,他更留學美國,
現在,已拿到「物理學博士」的學位回國。
而我,永遠忘不了在高中時他對我說的一句話:
「那一題,明明是我自己做對的,他(物理老師)幹嘛不相信我,
還當眾嘲笑我、瞧不起我?以後,我的物理,一定要比他更厲害!」

挫折,是年輕人最好的禮物 (一)

記得曾看過一篇文章,作者提到:
他剛從軍中退伍時,只有高中學歷,無一技之長,
只好到一家印刷廠,擔任「送貨員」。
一天,這年輕人將一整車四、五十梱的書,送到某大學的七樓辦公室;
當他先把兩三捆的書扛到電梯口等候時,一位五十多歲的警衛走過來,說:
「這電梯是給教授、老師搭乘的,其他人一律都不准搭,你必須走樓梯!」
年輕人向警衛解釋:
「我不是學生,我是要送一整車的書到七樓辦公室,這是你們學校訂的書啊!」
可是警衛一臉無情的說:
「不行就是不行,你不是教授,不是老師,不准搭電梯!」
兩人在電梯口吵半天,但警衛依然不予放行,
年輕人心想,這一車的書,要搬完,
至少要來回走七層樓梯二十多趟,會累死人的!
後來,年輕人無法忍受這「無理的刁難」,就心一橫,
把四、五十梱書搬放在大廳角落,不顧一切的走人。
後來,年輕人向印刷廠老闆解釋事情原委,獲得諒解,但也向老闆辭職,
並且立刻到書局買整套高中教材和參考書,含淚發誓,
我一定要奮發圖強,考上大學,我絕不再讓別人「瞧不起」。
這年輕人在聯考前半年,天天閉門苦讀十四個小時,
因為他知道,他的時間不多了,他已無退路可走,
每當他偷懶、懈怠時,腦中就想起「警衛不准他搭電梯」被羞辱、歧視的一幕,
也就打起精神、加倍努力用功。
後來,這年輕人終於考上某大學醫學院。
如今,二十多年過去了,他也變成一家開業診所的中年醫生,
然而,他靜心一想,當時,要不是「警衛無理刁難和歧視」,
他怎能從屈辱中擦乾眼淚、勇敢站起來?
而那位被他痛恨的警衛,不也是他一生中的恩人嗎?

一生必學兩件事

如果此生若無法學會『原諒』,那麼她得來生再學

如果此生學不會勇敢面對,那麼她得來生再學

當自己學會了

每個人的心就像座機場

如果你不讓一些人走,那麼就有一些人永遠也進不來....

如果你讓自己的心長滿了無名草,就像機場跑道沒有保養,性能再好的飛機在降落時也會發生危險

給自己的心建一座塔台,指引那些起飛和降落的飛機,無論起或落,他們都曾在我心中停留

善念



給迷途者指條路

向落難者伸出一隻手

用會心的笑祝賀友人的成功

用真誠的話鼓勵失落的同事




善惡一念間

良心是一位菩薩,自私是一位惡魔。每當菩薩與惡魔交戰時,便是人類最痛苦的時候,利與義的勝負,往往決定於一念之間。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裡,惡魔無所不在,許多人為了名利,昧著良心做事。那麼,良心到底是什麼?它在我們的社會中,佔有多重要的地位呢?
  
良心是心中本來就有的是非心,如果每個人本著良心做事,不販賣煙毒、走私搶劫……。那麼這個社會就會清明乾淨多了,而貪心的人,就是心中有僥倖的心態。
  
下面這則實例就是一個很好的寫照。一對姊妹在超市購物時,順手拿了不該拿的東西,由於人潮擁擠,她們做了漏網之魚,走出店門,妹妹不安的打算回頭付帳,姊姊卻說:“都已經走出來了,何必付帳?”妹妹說:“不付帳,我的良心會不安。”說完,還是回頭付了帳。過後看了找回的錢,忽然高興的對姊姊說:“你看,老闆多找我三十元。”
這對姊妹,拿了人家的東西後沒有付帳,已經錯了,走出店門,能馬上回頭彌補,是難能的可貴,可見妹妹還有一點良心。可是妹妹在老闆失誤多找錢的情況下,不坦白退錢,反而佔為己有,可見妹妹最後也起了貪念,真是可惜!
  
我們常以“道貌岸然”批評一個人,但是我們自己有沒有也反省一下,是不是本著良心做事?我們要從行小善和戒小惡做起,凡是違背良心的事,絕不可為,心中要有切切實實的覺悟,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。


轉載自新生網(http://www.dajiyuan.com)

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

1 對現實的知覺力: 對現實做正確的詮釋。現實是較多人或次團體中的人一致的看法。動機常左右一個人對人事的知覺,故要除去個人的動機對客觀判斷之影響。
2 活在過去與未來之中:從過去的經驗中擷取精華來策劃未來。能平衡過去、現在、和未來的比重,對生命做最好的利用。能原諒自己的錯誤,從中學習,幷對人生有目標。在追求未來的過程中,不犧牲享受現在與自己、朋友或家人的相處。

3 有意義的工作:對工作的投入能使人獲得成就感和提高自我價值,選擇有持續挑戰性和成就感的職業。

  生涯規劃的步驟:
  1) 我已很清楚我想從事的職業生涯型態
  2) 我曾與職業生涯諮商顧問討論幷做過職業性向測驗
  3)我至少和三位目前正在我想從事的領域工作的人談過
  4) 我知道未來想從事的職業之雇用、執照或認可的條件
  5) 我已經估計好維持我所希望的生活型態所需之代價,幷和我所選擇的職業薪資比較過

  4 人際關係:能與別人發生親密關係,但幷不是與每一個人成爲莫逆之交。和別人交往時能感到舒服自在,建立在互惠的基礎上。幷以社會所接受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。

  5 感受情緒:能真實而實際的感受各種情緒,幷且能恰當的控制,不會過猶不及。

  1)自我:能够正向的看待自己和別人,接納自己。自己眼中的我和別人眼中的我愈接近,心理愈健康。 不受自己的動機或防衛系統的影響,能較真確的觀察自己。

  2)對生活有控制力:覺得他所從事的活動都是自由選擇的,而非由責任義務所迫。這種自主感使他勇于追求令他感到有回饋和滿足的事,而非籠罩在對未知的恐懼而不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目標。

愛發脾氣心理有病

火氣大,愛發脾氣,實際上是一種敵意和憤怒的心態。當人們的主觀願望與客觀現實相悖時就會産生這種消極的情緒反應。心理學研究表明,脾氣暴躁,經常發火,不僅是强化誘發心臟病的致病因素,而且會增加患其他病的可能性,它是一種典型的慢性自殺。因此爲了確保自己的身心健康,必須學會控制自己,克服愛發脾氣的壞毛病。
  能否有效地抑制生氣和不友好的情緒,使自己更融于他人呢?這主要在于自己的修養和來自親人及朋友的幫助與勸慰。實驗證明,在行爲方式有改善的人中,死亡率和心臟病復發率會大大下降。爲了控制或减少發火的次數和强度,下面介紹幾種簡單易行的方法:

  意識控制當憤憤不已的情緒即將爆發時,要用意識控制自己,提醒自己應當保持理性,還可進行自我暗示:“別發火,發火會傷身體”,有涵養的人一般能做到控制。

  承認自我勇于承認自己愛發脾氣,還可向他人求得幫助,使自己從今以後克服這一毛病。只要有决心和信心,再加上他人對你的支援配合與監督,你的目標一定會達到。

  反應得體當受到虐待時,任何正常人都會心中怒火萬丈,但是無論遇到什麽事,都應該心平氣和,冷靜地、不抱成見地讓對方明白,他的言行之所錯,而不應該迅速地做出不合理的回擊,從而剝奪了對方承認錯誤的機會。

  推己及人凡事要將心比心,就事論事,如果任何事情,你都能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問題,那麽,很多時候,你會覺得沒有理由遷怒于他人,自己的氣自然也就消失

  寬容大度對人不斤斤計較,不要打擊報復,當你學會寬容時,愛發脾氣的毛病也就隨著那些不愉快的情緒自行消失了。

  現在開始現實生活中,一些人常常說:“我過去經常發火,自從得了心臟病我才認識到,任何事情都不值得大動肝火。”請不要等到患上心臟病才想到不發火,要想克服愛發脾氣的壞毛病,就從今天開始吧。@