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處在高度競爭的社會中,無聲無息的壓力侵襲著大多數人的身心,壓著人幾乎喘不過氣來,每天為了課業、工作、感情、卡債、家庭……等等大小事而擔憂、苦悶與煩惱,幾乎忘了快樂是什麼滋味。
於是,追求快樂成為現代人的奢侈品,也許有人認為沒那麼嚴重,但事實上,許多人用金錢或享樂買來的快樂,並非是真正的快樂,而是逃避現實的自我欺騙,等到短暫的快樂一旦消失,內心反而覺得更空虛。
所以,快樂不是靠物質或錢財可以填補或滿足的,應該是發自內心的喜悅,不用經常亂發脾氣,不該總是愁眉苦臉,不必老是苦中作樂,而是有事沒事都可以過得快樂又自在。
有個在公共浴池幫人搓背的夥計,每次有客人上門,他都要問:「先生,要搓背嗎?」
一位熟客笑笑說:「不用了,謝謝。」
夥計說:「都熟人了,可以少收點錢。」
那位熟客依然搖頭。
夥計說:「都熟人了,可以少收點錢。」
那位熟客依然搖頭。
「可是你自己怎麼搓背呢?」夥計真摯地為他擔憂:「不收錢幫你搓背,可以嗎?」
「為什麼呢?」
夥計說:「這是我的工作。工作本身就是美麗的,就是快樂的;生活本身也應該是美麗的,快樂的。」
可不是嗎?快樂是一種能力,不是一種苦力;快樂是一種義務,不是一種
負擔。能夠保持隨遇而安的人,就不會被生活中的各種現象所苦,就不會讓心
情陷入莫名的低潮,自然可以開開心心地過日子。
負擔。能夠保持隨遇而安的人,就不會被生活中的各種現象所苦,就不會讓心
情陷入莫名的低潮,自然可以開開心心地過日子。
有一次,一家外商公司應徵一名企劃總監,經過層層篩選之後,最後只剩
下三位應徵者。在決選的考核前,三名應徵者分別被安置在一間設有監視錄影的房間內。房間內各種生活用品一應俱全,但是沒有電話,也不能上網。
下三位應徵者。在決選的考核前,三名應徵者分別被安置在一間設有監視錄影的房間內。房間內各種生活用品一應俱全,但是沒有電話,也不能上網。
這家公司並沒有具體告知這三位應徵者要做些什麼事,只是請他們耐心等待考題送達。開始的第一天,三個人都在略顯興奮中度過,看看書報,看看電視,聽聽音樂。
第二天,情況出現了明顯的不同。因為遲遲等不到考題,有人變得焦躁起來,有人不斷地更換著電視頻道,把書翻來翻去……只有一個人跟隨著電視節目裡的情節快樂地笑著,津津有味地看書做飯吃飯,踏踏實實地睡覺。
五天後,公司將三個人請出了房間,主考官說出了最後的結果:那個能夠
快樂生活的人被錄取了。主考官解釋說:「快樂是一種能力,能夠在任何環境中保持一顆快樂的心,可以更有把握地接近成功!」
快樂生活的人被錄取了。主考官解釋說:「快樂是一種能力,能夠在任何環境中保持一顆快樂的心,可以更有把握地接近成功!」
沒錯,快樂是不分時間、地點與場合,更不分身分、職業與貴賤的,只要擁有想快樂的念頭,無論身處何種困境或遭遇任何困難,照常可以快樂又自在,絲毫不受外界的影響。
作家英格索說:「我的信條是,快樂是唯一的良善。快樂的地方就是此處;快樂的時間就是此時;快樂的方法是幫助別人也這樣作。」
人生何處不快樂。雖然生活不盡人意,雖然日子總有落差,雖然情緒難免起伏,但追求快樂就是這麼簡單,擁有快樂就是這麼容易,只要少計較、少貪求,樂天知命、隨遇而安,保證有事沒事都一定很快樂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